黔山秀⽔出好茶,富硒⾹茗⽔城春。
5月20日,2020年贵阳春茶节暨首个国际茶日系列活动之一——“凉都水城春”推介会在甲秀楼广场召开,初夏季节,品一杯凉都新绿,现场市民朋友又忆起那缕春天的滋味。
“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,一直听到这句广告语,今天喝到水城春绿茶,滋味的确不错。”市民徐先生品尝后连连称赞。
茶叶是贵州农业产业中的一张名⽚,“凉都⽔水城春”更是中国凉都·生态⽔城的一道靓丽风景。
独特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水城县茶产业在贵州、全市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优势,在同等气候条件下,每年开园比本省主要产茶区早10-15天、比江、浙一带早10-25天。今年1⽉13⽇就出了第一锅早春茶。
⽔城春历经⼆〸余载,树立了 “天下第一春”“高原第一春”“乌蒙第一春”“凉都第一春”等早春茶品牌形象。通过了“有机茶”“ISO9001”“HACCP”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体系认证,获得了国家级安全出⼝示范区备案产品,先后获得了“首届国饮杯”一等奖,贵州省龙头企业、贵州省著名商标、贵州省名牌产品等称号。
而在今年的4月份,水城春系列中的铁皮⽯斛伴⽣红茶获得了2020年贵州省春季⽃茶⼤赛银奖。
这是一种什么茶?
推介现场,贵州大学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刘建军做出了解答,“铁⽪石斛伴生茶即是铁皮⽯斛附生茶树原生态栽培后制作的⽯斛茶。让铁皮⽯斛苗附种于茶树上,使⽯斛与茶树共生、互养,经过长时间的‘交流’,茶青吸收了铁⽪⽯斛的‘异味’,产生了质的交换作用。从而产生介于饮品与药品之间的第三种茶。”
有⼀种春的味道,叫⽔城春;有一种健康饮品,叫水城春。展位前人头攒动,大家争先品茗。“水城春是一杯生态茶、早春茶、故事茶。通过推介把品牌推广出去,让我们的茶叶品质被更多茶消费者所认可。”贵州凉都水城春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向硕皓文告诉记者。
据了解,在凉都水城县,全县茶叶种植规模10.2万余亩,现有万亩茶乡3个,万亩茶村2个。“三品一标”认证面积达6.02万亩,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茶叶出口示范区。全县茶叶产业共覆盖带动1.3万余户5.2万余人增收,带动贫困户2450余户9800余⼈脱贫。
“荒山变绿海、荒坡披绿毯、荒沟贴绿条”,目前,凉都水城县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、以茶产业为基础覆盖千家万户,做好山地特⾊农业这篇大文章,以科技为支撑促⼀二三产融合发展,正在逐步实现百姓富、⽣态美的大目标。
茶叶是贵州农业产业中的一张名⽚,“凉都⽔水城春”更是中国凉都·生态⽔城的一道靓丽风景。
独特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水城县茶产业在贵州、全市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优势,在同等气候条件下,每年开园比本省主要产茶区早10-15天、比江、浙一带早10-25天。今年1⽉13⽇就出了第一锅早春茶。
⽔城春历经⼆〸余载,树立了 “天下第一春”“高原第一春”“乌蒙第一春”“凉都第一春”等早春茶品牌形象。通过了“有机茶”“ISO9001”“HACCP”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体系认证,获得了国家级安全出⼝示范区备案产品,先后获得了“首届国饮杯”一等奖,贵州省龙头企业、贵州省著名商标、贵州省名牌产品等称号。
而在今年的4月份,水城春系列中的铁皮⽯斛伴⽣红茶获得了2020年贵州省春季⽃茶⼤赛银奖。
这是一种什么茶?
推介现场,贵州大学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刘建军做出了解答,“铁⽪石斛伴生茶即是铁皮⽯斛附生茶树原生态栽培后制作的⽯斛茶。让铁皮⽯斛苗附种于茶树上,使⽯斛与茶树共生、互养,经过长时间的‘交流’,茶青吸收了铁⽪⽯斛的‘异味’,产生了质的交换作用。从而产生介于饮品与药品之间的第三种茶。”
有⼀种春的味道,叫⽔城春;有一种健康饮品,叫水城春。展位前人头攒动,大家争先品茗。“水城春是一杯生态茶、早春茶、故事茶。通过推介把品牌推广出去,让我们的茶叶品质被更多茶消费者所认可。”贵州凉都水城春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向硕皓文告诉记者。
据了解,在凉都水城县,全县茶叶种植规模10.2万余亩,现有万亩茶乡3个,万亩茶村2个。“三品一标”认证面积达6.02万亩,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茶叶出口示范区。全县茶叶产业共覆盖带动1.3万余户5.2万余人增收,带动贫困户2450余户9800余⼈脱贫。
“荒山变绿海、荒坡披绿毯、荒沟贴绿条”,目前,凉都水城县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、以茶产业为基础覆盖千家万户,做好山地特⾊农业这篇大文章,以科技为支撑促⼀二三产融合发展,正在逐步实现百姓富、⽣态美的大目标。